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案
一、 美丽的校园
教学目标:
1.认识学校的环境,了解学校设施的作用
2.能运用五官观察,探究环境中的事物,并能以图画和说话方式来表达对自然的感受。
3.感受校园活动的美丽并喜爱新学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口哨,图片,投影仪,学生准备图画纸和蜡笔,胶水
教学过程:
A认识校园
1.以聊天的方式知道学生对学校有哪些了解,并将学生提到的地方,写在黑板上(拟订参观顺序)
2.出发前,宣布纪律:走廊上不喧哗,不追跑;排好队伍,不掉队;听到口哨声就到操场集合
3.整队出发,校园巡礼。教师介绍各处名称及其用途,并随时维持学生参观的秩序
4.分享参观心得,请学生说说对学校的看法。教师可以提示:学校大吗?对校长有什么想法„„
B拜访校园
1利用投影仪播放校园景物,让学生猜猜這是什么地方的景物。是我们学校吗?有沒有到过这个地方?這些景物有什么 特别的地方?
2.以小组方式让学生在自己选择的地方停下来,他们可以躺也可以坐下來,利用五官去感受与欣赏这个地方的景致。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心里的想法。
3.利用小组分工合作的方式,将小组最喜欢的地方画下来(小草和叶子的部分,可以利用地上的落叶,使用胶水粘贴,完成立体图画)
4.各小组口头报告拜访校园的情形,说出拜访该地点的理由(喜欢或者不喜欢),并将小组完成的图画展示及与与其他小朋友分享。
5.活动中教师讲评及鼓励学生多去接触校园的景物,充分应用五官去探究自然的秘密。
二、 老师,您好
教学目标:
1、能主动认识老师的特征,认识老师的办公室。
2、知道有困难找老师,能感受老师的爱心。
3、知道教师节,会对老师表达祝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引入
1、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小结:说说“我的老师”,能说出老师的姓、所教的课程、外貌特征、性格特点等。
二、画画、说说,表达对老师喜爱之情
1、画画“我的老师”。
2、说说画的是哪一位老师。
3、对老师说句心里话。
三、辨析导行
通过给小花涂色的游戏使学生明白规范,同时鼓励还未做到的同学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第二课时
一、讨论交流,明理导行
1、针对第一幅图编小故事,让学生明白,当自己生病了,可以马上找老师求助。 2、第二幅图要让学生明白,当自己在学习上遇到难题时,可以找老师帮助解决。 二、发散性讨论
生活中,老师还帮助我们解决过哪些困难?通过讨论小结:老师像亲人一样,对学生倾注了很多关爱。
三、演示导行
1、看图:明白图上画的是9月10日教师节,学生向老师表示节日问候。
2、学习儿歌:自由朗诵,读出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3、学习“聪明谷”:知道教师节的日期,对老师说一句祝贺的话。
三、 学校里的一天
教学目标:
1、能感受到学校生活的美好,熟悉学校一天课程的安排。
2、认识国旗,会听国歌,升旗时能行注目礼。
3、主动参加各项体育活动。
4、放学后,能安全地、有序地排队回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引出儿歌,初步体验快乐的心情
看图明白早晨上学应该要向老师、同学问好,向父母说再见,一天的生活由此开始,诵读儿歌《上学去》。
二、情境导入,练习注目礼
1、看图知道升国旗仪式时应庄严。
2、认识国旗,听国歌,明确行注目礼的要求。
3、模拟升国旗,练习行注目礼。
4、诵读儿歌。
三、认识一天的课程。
1、看图,会读课程名称,初步认识课程的特征,说说自己最喜爱的课是什么。
2、制作水果课程表。
第二课时
一、看图引入,揭示学习内容
1、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知道课外开展的体育活动丰富多彩。
2、你还知道有哪些有意义的课外活动。
二、讨论,表达个体倾向
说说“我最喜欢的体育活动是什么”,树立自己的爱好倾向。
三、儿歌导行
4、读儿歌,说说放学回家时要注意些什么。
5、讨论归纳小结:
a 排队;
b 道别。
四、实践练习
1、说说自己家的位置,排路队。
2、排路队走回家。
四、 我是小学生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热爱新集体的情感,帮助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2、行为与习惯: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遵守学校的纪律。
3、知识与技能:了解上学的基本任务,初步认识规则和纪律的作用。学会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
4、过程与方法:学习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方法,并能够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探究的成果。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直接揭题。
小朋友,你们现在已经是小学生了!
出示:小学生活开始啦!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学生说自己的体验。 二、幼儿园的我和现在的我。 出示:太阳咪咪笑 我们上学校
师:你发现,现在的你与幼儿园上学有什么不一样?学生交流。 预设:早晨——时间早,背上书包 身体——如果不好,要坚持上学 学习——要上课,每节课要40分钟 要做作业
要学各种各样的本领 根据学生回答,规范学生行为: 上学:按时
上课:专心听,积极动脑
下课:做好课前准备,上好厕所,玩安全而有趣的游戏 例举不安全的游戏。 三、学习古训,明理导形
师:我们可以做到这样吗?应该怎样做起? 师生交流:
坐:试一试 出示:坐如钟 腰板挺 腿并拢 脚放平 为什么要这么坐? 学生讨论。 站:试一试
出示:站如松 挺胸膛 昂起头 看前方 读一读,你是怎么理解? 我们再来试一试。
行:行如风,步履轻,头不摇,身不晃。我们走时是怎样的?谁来试一试。评议。 四、学生活动:
【活动一】坐如钟。分组比赛。一组坐,其他同学评议,改进后,再评议。 【活动二】站如松 分组比赛。同学评议。
【活动三】行如风。听音乐入场。分组比赛。评议。
【活动四】综合比赛:每个小组推荐1名同学。连续表演:行、站、坐、写字! 评比:五星级(五个手指头表示)、四星级、三星级、二星级、一星级 五、活动总结:
我们的比赛并没有结束,每天我们都要赛一赛,看谁做到了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就像解放军叔叔一样神气!
六、小结:让我们每时每刻都能做到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
第二课时
一、总体感悟
1、看图结合文字说一说
2、说一说一天的主要安排,知道小学生的一天是有序的、有规律的
二、逐图认知
1、早上,6:30起床,自己穿衣,上学不迟到。
2、上课学习,收获不小。
3、中午吃饭香喷喷。
4、课外活动真热闹。
5、晚上8:30准时睡觉。
6、对照图文,说说你做得好吗?
三、学习故事,辩一辩。
1、小熊上学的故事。听了故事,你们有什么想法?早上要背上书包;上课要认真听讲;要帮助打扫卫生„„
2、我们班级有哪些好榜样?
3、学生活动:演一演怎样上学?怎样举手?怎样游戏?
4、做一个好学生,我们哪些地方要改一改?
四、朗诵儿歌《月亮弟弟再见啦》
五、小结:让我们从现在做起,比一比,赛一赛,看谁最象好学生。
五、我喜欢我们班
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所在的班级,认识班级的老师和同学;知道自己的名字、生日、身体和外貌特征,知道每个人都有独特之处;知道体重应适中、饮食应合理等有助于健康成长的基本常识。
2、学会简单的统计、分类方法了解班级,学会借助名片介绍自己和他人,掌握与人交往的基本礼仪。
3、感受与人交往的快乐和班级集体生活中“伙伴多”的愉悦。
4、增强自己喜爱班级的情感。
活动过程:第一课时
一、情境创设,引入学习:
师:从9月1日起,我们每位同学都拥有了一个共同的新家,猜猜叫什么?生:叫班级生:叫1(四)班。师:对,我们的新家就是班级,它叫1(4)班。我们共同亲切地叫一声我们的新家。每天来上学,你是怎样找到新家的?生:我是找牌子的。师:什么牌子呀?生;教室门口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1(4)班,我就知道是我们班了。生:我们班在底楼第一个教室。师:他记住了我们班的位置。生:我早上来看到我们老师在,就知道了。
二、活动探究,认识班级:
1、认识自己的教室。
2、认识自己班里的同学。了解男生、女生的人数
三、总结:
我们共同学习生活的班级是一个由老师、同学组成的快乐大家庭,我们将在一起度过美好的童年时光。你想了解这个大家庭中的所有成员吗?你想让这个大家庭中的所有成员都了解你吗?这将是我们下一节课学习的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