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初中教学计划
一、导读目标
全书共计八讲,每讲下设两节,共16节;每1节适合1个课时的学习;每讲由“课题、导语、正文”几个固定要素构成。根据学生阅读和学习特点、初中教学规律和特征,读本灵活设计了“探究与思考”“资料卡片”等栏目,辅助学生阅读,引发学生思考;每讲配以相应主题图片,丰富学生认识。
要引导学生认同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思想精髓。
核心内容:(八个明确)总任务;社会主要矛盾;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四个自信;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强军目标;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十四个坚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经过小学六年、初中一年的学习和积淀,虽然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具备了一定的是非观念、法治观念以及理论积累,但是对于表述较为抽象、内涵宏大的国家治理理论尤其是理论与理论之间存在的逻辑联系,还无法实现从读本螺旋上升到内化于心的理解层面,这就是学生理解的困难之处,也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突破的地方。
三、阅读重点难点
重点: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难点: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是否理解并掌握了读本知识是阅读目标完成与否的关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初中)一书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抽象性,虽然读本中有材料、绘画、活动辅助理解,但学生毕竟理解能力有限,这时就需要教师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帮助学生更好地将其掌握。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理论而言,有些也是教师教学的重点。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讲,重点和难点之间既会有交叉重合的时候,也会有不一致的时候。
四、阅读方式方法
1.教师首先需要了解学生的“现在”(即当下学情),学生的“未来”(即发展目标),“从现在到未来”(即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再从学生视角出发,结合学生生活经验、身心发展情况展开教学。
2.议题式、案例式、体验式、探究式、合作式、故事法等多种方式方法的教学与学生自主阅读或读书会方式阅读。
3.面向学生、善于追问、把书读活。
五、课时安排
章节 | 内容 | 课时 | 执行情况 |
前言 | 《读本》教学计划 | ||
第一讲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2 | |
几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 | 1 | ||
“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1 | ||
第二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 2 | |
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 1 |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1 | ||
第三讲 | “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 | 2 | |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 1 | ||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1 | ||
第四讲 | 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 | 2 | |
“涉险滩”与“啃硬骨头” | 1 | ||
中国之制与中国之治 | 1 | ||
第五讲 | 法治兴则国家兴 | 2 | |
奉法者强则国强 | 1 | ||
密织法律之网和强化法治之力 | 1 | ||
第六讲 | 筑牢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 2 | |
强国必须强军 | 1 | ||
军强才能国安 | 1 | ||
第七讲 | 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2 | |
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 | 1 | ||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 1 | ||
第八讲 | 中国共产党是民族复兴的引路人 | 2 | |
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 | 1 | ||
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 | 1 | ||
总课时 | 16 |
上一篇:安全教育第一课 教案教学设计
下一篇: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