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书 > 正文

《山海经》正版原文全文下载

  • 电子书
  • 2023-09-19
  • 1221
  • 更新:2023-09-19 20:38:04

第0章  前言

《山海经》
《山海经》(《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Rivers》),成书于战国时期至汉代初期,与《易经》《黄帝内经》并称为上古三大奇书。

地理

1、系统而全面地记载了中国先秦时期的地理概况,为后世获得数千年前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活动信息,包括古代湖泊、沼泽湿地、沙漠 、山川及其变化信息, 矿物分布信息, 植物分布信息(记录着气候变迁), 动物分布信息,民族部落的分布、交往、迁徙信息。

2、《山海经》所述的地理范围广阔,南至广东南海和越南南部,西至柴达木盆地和帕米尔高原,北至贝加尔湖和白令海,东至朝鲜海,东南至台湾岛。其中列举中国大地有莽浮之林(今湖北)、邓林(今河南)等,此种原始森林在现代几无遗存;在《山海经》里,对西海(即柴达木盆地)是一片无际的沼泽,黝泽(即罗布泊)水光接天等描述。对现中国的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研究,《山海经》是不可缺少的参考文献。

医学

1、《山海经》中包藏着丰富地药物学知识,较详细地介绍了这些药物的种类、产地、形态、作用以及某些药物的味道,从而成为后世太草学如《本草纲目》等文献的雏形。

2、对药物分为植物、动物和矿物三大类,而每一类中又包括若干小类。如植物类中,又可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在动物类中,包含着鸟类、兽类、鱼类、水陆两栖类,以及动物脂肪等;矿物类中,则分为矿石和矿泉水两小类。

3、提出如产地、地理条件、气候环境等影响药物因素的观点。根据区域不同,所产生的药物各异;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种类的药物等,为采集药物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4、详细描地介绍了各种药物的形态,描述各种植物的枝、叶、花、果、纹理等,并用熟悉的植物去类比不熟悉的药物;同时明确指出了某些药物的药用部分,为正确地辨认和采集药物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5、在介绍各种药物的名称、形态、产地、功用的同时,提出了大量古代病名,对中国古代的医学理论著作的影响也同样深远,其中,多种疾病名称为《黄帝内经》所采用,如癫狂病等疾病名称,为沿用至今的中医学疾病术语。

 第1章  山经  南山经

    南山经之首曰鹊山。其首曰招瑶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馀,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榖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丽[鹿/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疾。

    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金[木炎]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黄金。

    又东三百八十里曰猨翼之山。其中多怪兽,水多怪鱼。多白玉,多蝮虫,多怪蛇,不可以上。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杻阳之山。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白金。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怪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其中多玄鱼,其状如龟而鸟首虺尾,其名曰旋龟,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可以为底。

    又东三百里柢山。多水,无草木。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鱼去]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鯥,冬死而复生。食之无肿疾。

    又东三百里曰亶爰之山。多水,无草木,不可以上。有兽焉,其状如狸而有髦,其名曰类,自为牝牡,食者不妒。

    又东三百曰基山。其如多玉,其阴多怪木。有兽焉,其状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犭専][讠也],佩之为畏。有鸟焉,其状如鸡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其名曰[尚鸟][付鸟],食之无卧。

    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青護-言]。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有鸟焉,其状如鸠,其音如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流之泽。其中多赤[鱼需],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鸳鸯,食之不疥。

    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箕尾之山,其尾[足鵕-鸟]于东海,多沙石。汉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氵育],其中多白玉。

    凡鹊山之首,自招摇之山以至箕尾之山,凡十山,二千九百五十里,其神状皆鸟身而龙首。其祠之礼:毛,用一璋玉瘗;糈用稌米,一壁,稻米、白莹为席。

    《南次二经》之首曰柜山,西临流黄,北望诸[囟比],东望长右。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赤水。其中多白玉,多丹粟。有兽焉,其状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其名曰狸力,见则其县多土功。有鸟焉,其状如鸱而人手,其音如痹,其名曰[朱鸟],其名自号也,见则其县多放士。

    东南四百五十里曰长右之山。无草木,多水。有兽焉,其状如禺而四耳,其名长右,其音如吟,见则郡县大水。

    又东三百四十里曰尧光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金。有兽焉,其状如人而彘鬣,穴居而冬蛰,其名曰猾褢,其音如斫木,见则县有大繇。

    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羽山。其下多水,其上多雨,无草木,多蝮虫。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瞿父之山。无草木,多金玉。

    又东四百里曰句余之山。无草木,多金玉。

    又东五百里曰浮玉之山。北望具区,东望诸[囱比]。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其名曰彘,是食人。苕水出于其阴,北流至于具区,其中多[此/鱼]鱼。

    又东五百里曰成山。四方而三坛,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门◎豕]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虖勺,其中多黄金。

    又东五百里曰会稽之山,四方。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石夫]石。勺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湨。

    又东五百里曰夷山。无草木,多沙石,湨水出焉,而南流注于列涂。

    又东五百里曰仆勾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草木。无鸟兽,无水。

    又东五百里曰咸阴之山,无草木,无水。

    又东四百里曰洵山。其如多金,其阴多玉,有兽焉,其状如羊而无口,不可杀也,其名曰[羊患]。洵水出焉,而南流注于阏之泽,其中多芘蠃。

    又东四百里曰虖勺之山。其上多梓枏,其下多荆杞。滂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海。

    又东五百里曰区吴之山。无草木,多沙石,鹿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

    又东五百里曰鹿吴之山。上无草木,多金石。泽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水有兽焉,名曰蛊雕,其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婴儿之音,是食人。

    东五百里曰漆吴之山。无草木,多博石,无玉。处于东海,望丘山,其光载出载入,是惟日次。

    凡《南次二经》之首,自柜山至于漆吴之山,凡十七山,七千二百里。其神状皆龙身而鸟首。其祠:毛,用一壁瘗,糈用稌。

    《南次三经》之首,曰天虞之山。其下多水,不可以上。东五百里曰祷过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犀兕多象,有鸟焉,其状如[交鸟]而白首三足人面,其名曰瞿如,其鸣自号也。泿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海。其中有虎蛟,其状鱼身而蛇尾,其音如鸳鸯,食者不肿,可以已痔。

    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资源下载

微信二维码
隐藏内容,微信扫码关注,免费获取密码。

请关注【51教学网】官方微信公众号,回复“密码”,获取密码。

发表评论

发现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