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学 > 正文

四年级上册游戏中的秘密——不确定现象 公开课优质课教案

  • 数学
  • 2023-09-26
  • 749
  • 更新:2023-09-26 20:26:53

游戏中的秘密——不确定现象

教学目标:

1.体验游戏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建立"结果唯一"结果多种两个模型。

2.能从结果进行分析,区分、判断生活中两种现象,并会用一定"不可能"可能进行描述。

3.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体验、理解确定和不确定现象。

教学难点:

能判断两种现象,并用对应词语进行描述。

教学流程:

一、体验活动。

抽签活动。让孩子在两次抽签过程中,猜测结果,初步体验结果。并借机下发探究材料。问:你们想哪组被抽中?*组和*组,抽之前想过自己会被抽中吗?

二、探究活动。

()分组体验不同游戏活动。

1.安排活动任务。

(1)组长带领阅读游戏规则。

(2)按游戏规则轮流玩,每玩一次都在学习单上做好记录,并完善所有填写。

(2)做好交流汇报的准备。

【活动内容:

a. 抛硬币游戏规则:

(1)一人抛硬币,自然落下,根据硬币正反面进行记录。

(2)轮换下一位同学抛,

记录单:

1号同学抛硬币结果是: A.正面。 B.反面。

2号同学抛硬币结果是: A.正面。 B.反面。

3号同学抛硬币结果是: A.正面。 B.反面。

4号同学抛硬币结果是: A.正面。 B.反面。

我们组发现:我们抛硬币的结果有( )种情况。

b.摸扑克游戏规则:

(1)四张扑克背面朝下,混匀后依次铺开,一人任意摸一张,并做好记录。

(2)轮换下一位同学,先洗牌再摸。

记录单:

1号同学摸牌的结果是: A.红桃AB.黑桃A

2号同学摸牌的结果是: A.红桃AB.黑桃A

C.梅花AD.方块A

C.梅花AD.方块A

3号同学摸牌的结果是: A.红桃AB.黑桃A

4号同学摸牌的结果是: A.红桃AB.黑桃A

C.梅花AD.方块A

C.梅花AD.方块A

我们组发现:我们摸扑克的结果有( )种情况。

c.摸小球游戏规则:(1)数出5个蓝色小球放入盒子里,摇匀后,由一个同学闭眼摸出一个,并做好记录。(2)将摸出小球放入盒子,摇匀后,轮换下一位同学摸并做好记录。

1号同学摸物体的结果是: A.蓝球。 B.绿球。 C.咖球。

2号同学摸物体的结果是: A.蓝球。 B.绿球。 C.咖球。

3号同学摸物体的结果是: A.蓝球。 B.绿球。 C.咖球。

4号同学摸物体的结果是:A.蓝球。 B.绿球。 C.咖球。

我们组发现:我们摸物体的结果有( )种情况。

d.摸旗子游戏规则:(1)从围棋子中选出6颗黑棋放入口袋中,摇匀后,由一个同学闭眼摸出一颗,并做好记录。(2)将摸出棋子放入袋中,摇匀后,轮换下一位同学摸并做好记录。

1号同学摸棋子的结果不是: A.黑棋。 B.白棋。2号同学摸棋子的结果不是: A.黑棋。 B.白棋。3号同学摸棋子的结果不是: A.黑棋。 B.白棋。4号同学摸棋子的结果不是: A.黑棋。 B.白棋。我们组发现:我们摸旗子的结果有( )种情况。】

2.自主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分组汇报。

不同游戏进行汇报,教师适时板贴游戏图片和对应结果。

结题:看来玩游戏,产生的结果还有不同情况,可见大有学问。(板题:游戏中的学问)()建立模型。

师:如果把刚才玩的游戏,根据结果进行分类,怎么分?

(根据学生回答将图片分类,建立模型,板贴"结果多种”,"结果唯一")()细化认识。

1.认识不确定现象。

(1)以抽签活动为例明确不确定现象。

师:如果再玩一次抽签游戏,结果会怎样? (追出:"可能"描述,并板书。)

(2)口头练习:同桌用"可能"说说摸扑克和抛硬币的结果会怎样。

(3)小结:像这几种游戏,结果会有多种情况,可能是这样,也可能是那样,玩之前不能确定会是什么结果,称为不确定现象(板题)

2.认识确定现象。

问:刚才玩摸小球和摸棋子游戏的孩子给我提意见,觉得不好玩。为什么玩这些游戏的孩子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适生小结:不管怎么玩,摸小球游戏都一定摸到蓝色球(板:一定)摸棋子游戏都不可

能摸到白色棋子(板:不可能)像这样,不管怎样,结果只有一种情况,能确定一定是什么

或者不可能是什么的游戏,数学里叫确定现象。(板贴:确定现象)

()深化认识。

师: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新年游园游戏菜单,请大家玩之前先预想一下结果,用可能,一定,不可能"分析分析这些游戏属于哪种现象。

(课件依次展示)

1.套圈。

2.抽奖。

3.砸金蛋。

4.吹蜡烛。

三、巩固活动。

()说说生活中的不确定、确定事例。

师:其实,除了游戏,生活中也有很多不确定现象的事例,谁来给大家说说?谁又想到了确定现象的事例呢?()判断生活中的确定、不确定现象。

师:老师想到了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请先分析结果,再用三个词填一填。

1.自学。

(1)月亮( )围着地球转。

(2)我们班下周( )获得评比之星。

(3)从小到大我( )没喝过一滴水。

(4)人吃饭时( )用左手拿筷子。

(5)中国每天外卖餐盒排起来( )从重庆铺到成都。

2.互学。(交流看法,准备汇报。)

互学要求:

(1)组内分享观点。

(2)准备汇报。

3.展学。(引导对分歧观点的质疑、辩论、互评。课件链接外卖新闻,引导孩子搜集有用信息,渗透环保意识和世界并非恒定不变的哲学观念。)

()拓展延伸。

师:为了奖励大家环保意识,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三个神秘信封。

1.估算中的可能不可能。

师:123号,任意抽取一个,会抽到哪个信封?

师:*号信封,一起来看信封里的内容。

(课件:会判断:52×19,结果是:两位数。)学生谈想法。

师:不动笔,估算结果。

师:到底是比1000大的四位数还是比1000小的三位数呢?不能确定,怎么办?结果是?

小结:看来今天学的知识,还可以帮我们进行选择题的分析。(课件)首先排除不可能的选项,再在可能的选项当中确定一定的选项。

2.抽奖轮盘设计。

师:看完*号信封的内容,接着再抽,结果会怎样呢?(追:*号信封呢?)

巧设计:"双十一"到了,一位新进淘宝买家想提高销售量,但因为没有经验,于是发出了摇奖轮盘设计的征集令,收集到了如下设计样稿。

(出示全为谢谢参与)师:有什么想说的?(点:顾客不满意,因为不可能中奖。)

(出示中奖可能性极小)师:这样总可能中奖了吧?(点:顾客不满意,可能性太小。)

(出示"谢谢参与"二等奖换位)师:这样呢?(点:淘宝买家会满意吗?)

师:怎么设计才会让商家和顾客都觉得合理呢?课后完成设计作业。

四、总结提升。

1.引领学生静静回顾本节课,思考表现,用三个词或其中一个评价自己的表现。

2.师:下课前不用抽奖,老师送给每个孩子一份小礼物。(课件展:吾日三省吾身。)人只要坚持每天对自己的学习、行为有反思,一定会一天比一天有进步。


发表评论

发现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