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效课堂的建议
一、高效课堂的特点
1.三高: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
(单位时间内的内容量;覆盖面、受益面和投入度;投入产出比、针对性和有用性:考试及终身学习)
2.三动:身动、心动、神动; (眼;耳;鼻;舌;身;意:心动和神动)
3.三量: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
4.三学:肯学、想学、学会;(从不很主动到主动)
5.三标志:立体式、快节奏、大容量。(听、说、读、写;自己学、小组学、老师领着学;有学习的输入有成果的输出)
转变观念,树立减负增效的高效意识
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必须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让学生轻松、快乐学习的理念。必须牢固树立“轻负”、“优质”、“高效”的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二、高效课堂的基本元素
1.核心理念:自主合作探究。(自己学;小组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课堂效益公式:x×y=效益
x→教师。教师的素质、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时间控制等较大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
y→学生投入的多少。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才能好起来。
3.技术支撑: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放实现拓展。
4.学习方式:小组学习(组内独学、对学、群学);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
5.学习三宝:活页夹(保存日常导学案)、双色笔、纠错本。
6.教学抓手:导学案——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和方向盘。
7.教学目标:通过三维目标的落实,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三维: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高效课堂的基本单元——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是高效课堂的基本教学单元,是高效课堂的有效载体。小组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效率。小组学习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的核心——自主、合作、探究。
1.建组原则: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组内学生差异大,组间学生相对平衡)
科学划分:六人一组,学习成绩均衡,分为AA、BB、CC三层,便于各
小组公平竞争。
合理搭配:让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情趣特长的学生成为小组成
员,达到能力互补,性别互补,性格互补。
2.小组分工:
(1)每小组设组长和副组长(分别由A层学生担任)。
(2)组长抓学习,副组长抓常规,分工合作。
3.关于学习小组长
定位:老师的助手、学习领袖、学习英雄。
要求:①态度积极,率先垂范;②学习习惯好,学习能力强;③乐于
助人,负责任;④组织管理能力强;⑤集体荣誉感强。
职责:①组织好每节课的自主、合作学习;②负责小组作业收交;③
帮助B、C层学生,实现“兵教兵”。
4.评价
(1)评价内容多种多样:课堂表现、检测、作业等进行小组捆绑式评价。
(2)每周评选优秀学习小组、星级学习小组。
(3)每周评选“展示之星”、“点评之星”、“质疑之星”和“助人之星”。
(4)奖励方式多种多样:流动红旗、优秀学习小组、星级学习小组、最佳学习小组等。
四、高效课堂的路径——导学案
1.导学案的形式
由五部分组成:信息和评价区;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2.导学案的编写
要切实引导学生自学、讨论、探究,拒绝简单化、习题化,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深度,有挑战性和思考性,具有立体感和新颖感。提前一周编写,提前1~2天下发给学生。自习时间预习自学,然后由学习委员收齐上交。教师要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
五、高效课堂的教学流程
1.读书自学、自主探究、完成【自学导航】(课前/开始环节)(教师可提前收集并批阅)用导学案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低年级通常是预习生词、读句、找(重点和难点)句、朗读、尝试背诵等内容;高年级可以有简单的语法等。学生一边按要求预习,一边完成【自学导航】中的相关练习,同时要标注好问题、疑难点。
2.教师检查,点评讲解
(1)教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该标出的是否已标好;生词是否会读,该领读就领读。
(2)教师点评并讲解导学案中集中出现的问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