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程 > 正文

高血压症状及药方

  • 教程
  • 2024-09-05
  • 635
  • 更新:2024-09-05 23:03:44

在1998年7月2日,一则医学新闻在美国电视上播出,这是由美国心脏血管学会公布的资料。报道中提到一位中风患者,他按照医生的指示,定时服用西药降血压药,但最终还是中风了。然而,医生并没有探讨为什么他会中风,高血压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按时服用高血压药仍然会中风,降血压药为什么不能预防中风。医生只是说,中风是因为脑部血管破裂导致的,如果停止服用降血压药,中风的几率会增加5到7倍。这让人不禁思考,如果按时服用降血压药的人都会中风,不服药也会中风,这到底意味着什么?答案是,你肯定会中风,无论你是否服药。

目前西医并不知道高血压真正的成因,只是消极地使用一些排水药来降低血压。然而,服用排水药的同时,也会排出身体所需的水分。血管壁中存有大量的水,以保持血管的弹性,防止血管破裂。这是上帝在创造人类时留下的预防措施,因为人的一生中常会遇到一些紧急情况,如车祸、抢劫、火灾、动怒等意外事件,这些都会使人的血压升高,以提供必要的额外能量,来应对瞬间发生的意外事件,使人能够承受严峻的考验,而不至于发生病变。因此,人的血压本来就有很大的上下波动空间。一旦血压升高,这不是病,而是一种警告信号,有可能是外在环境引起的,也有可能是身体内部病变引起的。我们必须追根溯源,彻底查明原因,而不是以消除这一信号为荣。因为这是人体自卫的现象,一旦消除了,连自卫的能力也丧失了。此外,服用降血压药排出了正常的水,为了补充失去的水分,医生通常会建议病人在服药期间多喝水。这意味着所有医生都知道病人会失去正常的水分,对身体有副作用,但又不清楚副作用在哪里。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正常的水分存在于各个部位,但其来源却不同。通过饮水得到的水分进入淋巴、内分泌等系统,但必须经过胃的热量气化后才能被人体利用。而进入血管壁和组织的水分,则必须来自食物中的水分,如蔬菜、肉类、面包等。这些水分经过小肠的热量和湿气消化后,才能进入血管和组织中,尤其是脑部血管不可或缺的水分。一旦服用西药降血压,失去的津液必然从上而下流失,就像饮水机一样,水从下方流出,上方水位自然下降。因此,服用越多降血压药,脑部血管就越缺水,也就越干燥、易裂。而听从医生建议多喝水,却不知道饮水并不能补充血管壁的水分。换句话说,长期服用西药的病人,绝对比一般不服药的人更容易得到中风,这才是合理的。而且,血管壁因为失水而弹性不佳,加上血压下降,必然导致性无能、阳不举。因此,我敢断言,所有服用降血压药、降血糖药的人,必然会出现性功能障碍,这就是原因所在。

根据我的临床经验,我发现人体中的代谢情况与自然界完全一样。自然界中岩石与水是最重的,一旦人体有过重的压力存在,必然导致血压上升。结果发现,人类得到高血压,绝大多数只有三种成因:1.胆结石或发炎;2.肾结石;3.积水。第一种和第二种造成高血压的原因,可以通过使用汉唐-14和汉唐-26来解决,包括眼压过高在内。至于第三种的积水问题,是因为肝阳上亢,肾阳不足造成的,必须使用汉唐-23。这里所说的积水,并非一般可以看到的四肢或腹腔、胸腔的积水,而是有积水环绕着血管,或停积在肌肉中。这就好像一个人潜水时会受到来自水的压力一样,一旦水包围着血管,血管无法正常舒张,就导致血压上升,就像偏头痛一样。全世界的医生都知道,偏头痛是因为脑部两侧血管过小,血流无法流畅通过所造成的。但因为不知道这些血管变小是因为外在过多水的积聚,导致血管缩小,所以只是一味地让病人服用血管扩张剂,来暂时缓解头痛。至于越吃越重的原因是,第一,西医不知道水从何而来;第二,所有化学药品进入身体后,其结果必生出不必要的水,因此血管外的水就越来越多,也就造成了越服越重药剂的恶性循环。HT-23的设计就在针对血管外的水,不仅要排出来,还要同时补充正常的水,才能完全去除高血压,真正达到预防中风的效果。

对于上文所说的肝阳上亢,肾阳不足造成的柴胡10克 黄芩10克 郁金10克 龙胆草15克 补骨脂10克 泽泻15克 知母10克 广陈皮6g、焦山楂15g

发表评论

发现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