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地区的名称,首见于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唐宋以降,新安实辖敏县、祁门、绩溪、休宁、黟县、婺源六县。这个地区自宋高宗迁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后,由于地域的比邻及其他有利因素,新安在经济、科技、文化、医学等方面获得较大的发展,人文荟萃、名医辈出。我国历代由该地区名家撰著的医籍多不胜数,其中又以明、清占很大比例,这就自然地形成了“新安医籍”在我国医学文献领域中所占有的重要位置。学术影响,至为深远。
近些年,王老乐匐教授历经多年的广搜博取,深入探究多种名著所蕴含的学验真髓,撰著《新安医籍考》,全书征引之历代书目下迄清末民初约有850余种。以地区医学著作而言,这是全国任何一个行政区域所难以比拟的。王老对新安医籍,着重阐介名著的学术特色及其贡献,或针对学术内涵予以精要述评,而编写的思路则力求条晰博辨,考镜源流。故此书的编成,堪称是我国第一部地区性医籍考。王老矢志于此,终成硕果,实在令人赞佩!
我与王老相识已久,并有多次学术交流,受益良多。追忆于1985年冬,安徽省新安医学研究会(会长即王老)约请我前往屯溪市(即今之黄山市屯溪区)出席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讨论会。1986年并应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之请,由我和王乐饲、李济仁、吴锦洪诸教授以及安徽省中青年专家项长生、张玉才等,共同组成《新安医籍丛刊》编委会,通过多年的通力协作,这部一千余万字的大型丛刊,得以分册的形式相继出版,为继承、弘扬、光大新安医学,做了我们力所能及的工作。嗣后,王老又主编《续医述》一书,这是一部继清代名医程杏轩所撰《医述》一书的续编,对中医学术、临床有很重要的借鉴、参考价值,此书的问世,可以说是中医学术界所嘱目的传世之作。
王老出身于世医名家,治学严谨、学验俱富,为医五十余年,在教学、临床方面亦殊多贡献,这是众所公认的。《新安医籍考》作为一部新编,收词备而阐述精,体现不同凡响的著述风貌。今值此书印将刊行之际,谨以上述刍言以为序。
国家古藉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中国中医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
一九九八年三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