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玄珠》,全名《赤水玄珠全集》,又称《孙氏医书三种》,是明代著名中医学家孙一奎的医学著作。这部著作完成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
孙一奎(1522—1619年),字文垣,号东宿,别号生生子,是安徽休宁人。他生活在明嘉靖万历年间,是汪石山的再传弟子。孙一奎自幼聪颖好学,为了寻师访友,曾远历湘赣江浙等地,广泛搜集医学知识。他在学术理论上颇有建树,特别是在命门、三焦等理论研究方面有独到见解。他不仅治病救人多有成效,还撰写了《赤水玄珠》30卷,分为70余门,以及《医旨绪余》2卷,70余篇,和《孙文垣医案》5卷,收录了407个病例,这些著作后来被合称为《赤水玄珠全集》。
《赤水玄珠全集》共37卷,其中《赤水玄珠》占30卷,分为76门,涵盖了内外妇儿各科病症。这部书以明证为主,广泛收集了《内经》及其后170余种医书的内容,并结合了孙一奎自己的经验。此外,《医旨绪余》2卷是《赤水玄珠》的续编,上卷44篇,下卷26篇,讨论了脏腑、气血、经络、腧穴等,并对前代诸家学说进行了评述。《孙氏医案》5卷则是由孙一奎的子泰来、明来及门人余煌等整理而成,按孙氏行医地区顺序编写,共集医案300多例。
这本书汇集了明代以前各家医学的精华,论述精辟,是一部具有参考价值的综合性医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