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现象》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能在活动中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可能的 , 有些 则是不可能的。进一步在活动中体验有些事件发生的不确定 性 , 能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对不确定现象进行描述。
2.在具体的情景中能用“ 一定 ”、“可能 ”、“不可能 ”等 术语来判断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能在具体情景 中列举出简单的随机事件可能发生的所有的结果。
3.帮助学生获得初步的概率思想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 系 ,培养学生猜想、分析 、判断 、推理 、 归纳以及解决问题 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探索过程 , 能用“ 一定 ”“可能 ” “ 不可能 ”术语来表达事件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教学难点: 在具体事件中分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三、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师: 同学们 ,今天你们将跟着陈老师一起开始新一单元 的学习 , 你们准备好了吗?
生: 准备好了! 师: 好 , 上课!
生: 坐直、起立 ,老师好!( 同学们好! 请坐。)
师: 同学们 , 你们喜欢玩游戏吗? (拿出石头剪刀布玩具)
生: 喜欢 。(声音不大时 , 预设: 好像也没有表现出特 想玩游戏。)
师: 大家玩过石头剪刀布吗?(玩过) 可咱们今天的石 头剪刀布跟你平时玩的可能不太一样。今天咱们用这个玩具 来玩一玩(介绍游戏规则)
师: 大家看明白 了吗? 好 ,现在我想请两位同学上台来 玩一玩这个游戏 , 谁想来试一试?(选两名同学)
师: 同学们 ,在游戏开始之前 , 我想问一问 ,你们觉得 谁会赢? 觉得(左边)会赢的请举手 , 觉得(右边)会赢的 请举手。
师: 好 ,现在请两位同学开始游戏 。谁赢了(可根据时 间玩 2-3 次 , 反复询问学生 )
师: 刚刚的游戏好玩吗?(好玩)其实啊 ,像这样的游 戏 , 咱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 , 比如足球比赛时会用抛硬币 的方式决定谁先“进攻 ”,石头剪刀布决定下棋谁执先 , 超 市大促销的时候会用转盘来抽奖 。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吗? (见过)
师 :诶 ,那这些活动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数学秘密呢? 咱们今天这堂课就通过游戏来走进数学中的不确定现象。 (板书课题: 不确定现象),请读一次课题( 学生读)。
师:接下来,咱们就将在游戏中边玩边学,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来 , 我们先来看一看活动要求 ,请你来读 ,好
吗?(展示活动要求 , 学生朗读)
( 二 )活动一 :抛硬币
(展示活动要求 , 学生朗读)
师: 孩子们 , 听明白要求了吗?( 听明白 了 )请注意: 一个人抛硬币 , 一个人记录 ,如果同桌俩合作完成了就请你 用最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准备好了吗? 好,开始游戏!( 学 生活动 ,老师巡视 、指导)
师:好,现在请将硬币收好,下课后交还给陈老师。(适 时夸赞: 嗯! 真会倾听)
师: 哪个小组愿意来分享一下你们小组的游戏成果? (抽两位同学展示)(提示: 先给大家介绍你们小组玩游戏 的结果是什么? 指着说)
(此处应引导孩子说出“ 不能确定 ”“可能”)
师: 同学们刚刚表达的意思都是再抛一次硬币能不能确 定下一次哪一面朝上?( 不能)那他下一次出现的结果会是 怎样的呢?(可能是正面朝上 , 也可能是反面朝上)
师: 听明白 了吗? 他刚刚用了一个词,“可能 ”,非常好 的一个词语 , 咱们将它记录下来 。(板书“ 可能 ”)谁能再用 这个词来说一说抛硬币下一次的结果是怎样的 。( 我觉得抛 硬币的结果可能是正面朝上 , 也可能是反面朝上)(再找 一 人复述)
师: 孩子们 , 咱们抛硬币的结果能不能确定一定是哪 一 面朝上?( 不能 )
师 :那像掷硬币这样 ,结果不能事先确定的现象就是不
确定现象 , 我们通常用“ 可能 、也可能 ”(板书) 来进行描 述。那我们来看看 , 生活中还有哪些不确定现象呢?
( 即时练习环节)
( 三 )活动二: 抽彩球
师 :4.7 班孩子表现这么好 ,还想继续玩游戏吗?( 想 ) 好 , 那我们进入第二个游戏——摸彩球。
(展示活动规则 , 学生朗读)
师: 听明白规则了吗? 现在老师要请三位同学 ,分别表 示 1 号 、2 号 、3 号选手来参与这个游戏 , 谁想来?(抽三 位同学上台)
( 学生上台抽彩球 ,教师记录结果)
师: 大家或许已经猜到了 , 咱们的第一个盒子里全是黄 球 , 我们可以怎样来描述他的结果?(举手回答)
(预设: 学生 1:她一定抽到黄球 ; 学生 2: 她不可能抽 到 白球)
师:我们再来看一看第二个盒子。既有黄球,也有白球。 我们可以怎样描述这样的结果?(举手回答)(和第一个盒 子交换 , 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师: 我们最后来看一看第三个盒子。全都是——白球, 我们可以怎样描述这样的结果?(预设:学生 1:她一定抽到 白球 ; 学生 2: 她不可能抽到黄球)
师 :在数学里 ,这种必然出现的现象就是确定现象 , 我 们通常用哪些词来描述它? 用一定或不可能来描述。(板书: 一定 不可能) 师: 那请同学们想一想 , 我们生活中 ,还有哪些是确定现象?(举手回答)
生: 太阳一定从东方升起 , 是确定现象。 生: 水低于 0℃一定会结冰 ,是确定现象。 生: 太阳一定从西边落下 , 是确定现象。
师: 非常棒!像这样必然出现的现象就是确定现象 ,通 常用 “ 一定 ” 或 “ 不可能 ” 来描述。
( 四 )活动三: 欢乐摇一摇
师: 同学们的表现真是太棒了 , 陈老师为了表扬大家, 给大家准备了一个抽奖活动 ,那么现在咱们进入第三个活动 ——欢乐摇一摇。 咱们的摇号机里有三个号码 ,分别对应着 三个奖品 , 下面陈老师要请三位同学来抽奖 , 那谁来抽奖 呢?(作疑问状) 我们将通过“ 击鼓传花 ” 的方式来决定。 陈老师这儿有一个沙包 , 当音乐响起 ,就请你们将沙包依次 传递 , 音乐停止时 , 沙包在谁的手上 ,谁就来抽奖 , 听明白 了吗?( 明 白 了 )好 ,做好准备 , 游戏 , 开始!
(注意三个阶段 ,每一个阶段要询问孩子 ,抽奖将会抽 到什么结果。)
师: 随着咱们的奖品一个个被抽走 ,不确定现象逐渐变 成 了(确定现象)。真是小游戏藏着大学问 。今天 , 我们不 仅认识了这两种现象 ,还能准确的理解这几个词表达的含义。 那么接下来 ,我们将在练习中去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对自己 有没有信心?(有)
(五)练习巩固
1.展示练习 一: 连一连
师: 请大家连一连 , 判断下面的现象属于哪种现象? ( 学生连线 , 并用“ 可能”“一定 ”“不可能 ”描述)
2.展示练习二: 填一填
师:接下来是练习二,用 “ 可能 ”“ 一定 ”“ 不可能 ” 填空 。第一题 , 三位数乘以两位数 , 积( )是四位数,( ) 是五位数。 同学们想想该怎么填呢?
生: 积可能是四位数 , 也可能是五位数。
师: 非常正确! 第 二题 ,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 商 ( ) 是两位数,( )是一位数。
生: 商可能是两位数 , 也可能是一位数。
师: 对啦! 第三题 , 一个直角和一个锐角拼起来 ( ) 是周角。
生: 不可能是周角。
师: 很好! 最后一题 ,今天星期五 , 明天( )是星期 六。
生: 一定是星期六。
(适时夸赞:说明咱们的同学们对前面的知识也掌握的 很好 , 学的非常扎实 ,基础打得很牢靠 , 能够学以致用。)
3.展示练习三: 说一说
师 :接下来 , 咱们再来看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听说 过飞镖比赛吗? 没听说过没关系 ,我们现在熟悉一下比赛规 则。 听明白规则了吗?
师: 请看 , 下面是聪聪 、 明明、丁丁三位选手前九次的 总分情况。马上要进行第十次比赛了 ,请问第十次比赛以后
他们三人谁有可能获得第一名?
生: 我觉得有可能是聪聪获得第一名 , 因为他比明明、 丁丁的分数都要高 , 所以我觉得他可能是第一名。
师: 他觉得可能是聪聪 , 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生:我觉得可能是明明,因为明明他跟聪聪只相差一分, 万一明明这一把获得了满分 ,聪聪则获得了六分 ,那第一名 就是明明。
师: 听懂他的意思了吗? 很好 ,待会我们来呈现数据。
师 :那他们刚才说聪聪有可能得第一 , 明明也有可能得 第一 ,请问丁丁有可能吗?( 不可能)你怎么就那么确定? 谁来说一说?
生: 因为丁丁再中一个十分的话 , 他就是 84 分 , 他比 聪聪和明明的前九次的分数都要低 ,所以他不可能得第一名。
师: 同意吗?( 同意)这属于什么现象?(确定现象)
师: 刚才一位同学说 , 聪聪本来水平就发挥的挺好的, 他有可能得第一名 , 另一个孩子说哎 ,聪聪和明明他们俩分 数很接近 , 如果明明得 10 分 , 聪聪得 6 分 , 那这个时候是 不是就是明明获得了第一名? 那看来这两位同学都有可能 获得第一名 ,属于什么现象?(不确定现象) 孩子们真是太 会学习了!
师 :在我们的体育比赛中啊 ,经常都有不确定现象的发 生 ,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精彩片段。
(观看视频)
师: 大概明白什么意思吗? 你有什么想跟大家分享的
吗?
生: 我发现中国的选手获得了第一名 。最后获得了第一 名开始 ,他是怎么样的? 开始他是落后的 ,后来反超了是吧 对?
生: 比别人落后的人总有可能比别人强。
师 :说的太好了 。孩子们 ,其实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就如 同我们的体育比赛一样啊 , 没有到最后一刻 , 它的结果都是 不确定的。我们只要努力拼搏 , 到底是不是就有可能获得最 后的成功? 是这样吧?
( 六 )课堂总结
师: 好了 , 同学们 , 咱们今天这堂课就快结束了 , 咱们 回过头来看一看 , 通过今天这节课 , 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 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生: 学会了用“ 可能 ”“不可能 ”“一定” 去描述确定现 象和不确定现象。
师: 嗯! 总结得很全面!
( 七 )成长寄语
师:最后呢,陈老师有一段话想送给大家,请大家用“可 能、一定 、不可能 ”先 自 己在小脑袋里填一填 ,再读出这段 话。
全班齐读: 这节课,( 可能) 你的表现不是最出色的 , 但是只要你在以后的学习中多动脑,勤思考,你就( 不可能) 没有进步。只要肯努力 , 不轻易放弃 , 相信你( 一定)会创 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 , 同学们再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