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集注》是一部深具影响力的易学著作,由明代学者来知德所著。这部书共有16卷,涵盖了易学中的众多方面,包括象数、义理等。来知德在书中特别强调了《系辞》中的“错综其数”来论象,以象数来阐释义理,再以义理来印证象数,为学易者提供了深入理解《周易》的新视角。
来知德(1525—1604),字矣鲜,别号瞿唐,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家和易学家。他的《周易集注》用功尤深,成为易学研究的重要著作,亦称来氏易学。这部作品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易学功底,也为后来的易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
《周易集注》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卦情之象、大象之象、中爻之象、错卦之象、综卦之象、爻变之象、占中之象等多个方面。来知德在书中对《周易》中的卦象、爻辞和象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述了其中的哲学思想和世界观。他的注解先释象义、字义及错综义,然后训本卦本爻正意,参互旁通,自成一说。
此书自隆庆庚午年(1570年)至万历戊戌年(1598年),历时29年而成。来知德在万县求溪山隐居时撰写了这部著作。他的立说专取《系辞》中的错综其数以论《易》象,而以《杂卦》治之。在论错和论综方面,来知德提出了多种不同的分类和阐释方法。
《周易集注》在明清两代流传甚广,对后世的易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论是对于易学研究者,还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普通读者,这本书都是一个宝贵的资源。
发表评论